有人说,毁掉一个孩子的方式很简单,夸他就完事了。
这可能会让许多父母感到诧异:
“不是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,怎么这会又说夸孩子也不对?这届父母也太难了”。
在亲子关系中,夸孩子是一门学问。
但夸他吧,害怕他尾巴翘上天。
不夸吧,又害怕他畏畏缩缩没自信。
那么,到底要不要夸?要掌握一个怎样的度?才能夸到点子上呢?
看了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。
1、夸奖的背后是什么?
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:
“这孩子很聪明,就是没把心用在学习上。”
在学生生涯内,许多人都被老师和父母这样评价过。
在自恃聪明之后,结果会怎样呢?
给大家讲一个有名的案例:
斯坦福大学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对纽约20所学校,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研究。
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,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,每个孩子完成后,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,并附一句鼓励或夸奖的话。
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,即夸奖,比如,“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,你很聪明。”
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,即鼓励,比如,“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,所以表现得很出色。”
随后,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,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,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。一种较难,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。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。
结果发现,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,有90%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,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,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。
由此可见,自以为聪明的孩子,不喜欢面对挑战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
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:“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,等于是在告诉他们,为了保持聪明,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。”
这也就是实验中“聪明”的孩子的所作所为:
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,而躲避出丑的风险。
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。她发现,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,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。
男孩女孩都一样,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
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。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,这样的夸奖都会害了他们。
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,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失败,是我本可以。
我们无法断言把失败完全归咎于过早被夸“聪明”,但孩子的人生经不起你去试错,不是吗?
2、鼓励VS夸奖
在德韦克的实验中,两组孩子分别被附上了一句鼓励和夸奖的句子。
那么,鼓励和夸奖,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?
今年上半年,几张夸夸群的截图让夸夸群爆火,很多网友大呼“拉我进群!”
几天的速度,“夸夸群”迅速形成产业链,闲鱼、淘宝上上架了不少夸夸群的宝贝。
可是,夸夸群这把火还没烧几天就熄灭了。
好话谁都爱听,可是一个成年人,想要的绝不是“言之无物”的彩虹屁,而是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。
成年人对自己有一定的认知,孩子却不一样。
他们心智尚未成熟,面对父母和老师的夸奖,会不自觉的投其所好,迷失自己。而一旦无法达到家长的预期,又难以承受挫败感。
夸奖是在强调天赋,“我可以成功,但是我不愿意。”他们害怕失败,自负且悲观。
但鼓励是在肯定努力,“只要我努力,就算失败也没关系”。他们勇于尝试,并且自信乐观。
夸奖是锦上添花,鼓励是涓涓细流。
因此,在亲子关系当中,我们应该多去鼓励孩子,而非夸奖孩子。
那么,正确的鼓励方式是什么呢?
3、5种实用的鼓励方式
中国父母最喜欢说的就是“你真棒!”“你太优秀了!”
这些话语过于苍白,甚至带着一丝敷衍。
父母鼓励孩子,需要的并非华丽的语言,优美的辞藻。而是把孩子视作独立的个体,认可他的付出。
1、描述式鼓励
描述式鼓励其实就是陈述事实,告诉孩子,你的努力被看见了。
比如:
“妈妈看到你自己把玩具收起来了。”
“妈妈发现你已经自己独立的完成作业了。”
记住,在这之后一定不要加上“你真棒!”。
否则鼓励就变成了夸奖,孩子下次做了同样的事情没有获得夸奖,心里会有落差。
2、感谢式鼓励
在日常生活中,当孩子的行为对我们有帮助时,记得在描述式鼓励前面加上一句“谢谢。”
比如“谢谢你,今天帮妈妈把碗洗了。”
“谢谢你,看到妈妈刚下班,就帮妈妈倒水喝”
3、赋权式鼓励
赋权式鼓励其实就是家长要学会说一句简单的话“我相信你”。
当孩子做一件有一定难度事情的时候,只要家长用好这种方法,就会起到一种很好的鼓励作用,从而达到目标。
比如孩子和孩子一起爬楼梯爬不动了,告诉他“你上次凭借自己一个人也爬了上来,妈妈相信这次你也能做到。”
4、启发式鼓励
比如孩子在画画,你可以先描述一下他的画,
“我看见这有一个小人,这后面是树木吗?”然后充满好奇的问他“你能跟我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吗?”
当我们用这种启发的鼓励方式问他,
“你有什么感想?你怎么做到的?你能跟我说说吗?你能教教我吗?”,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莫大的鼓励。
5、总结式鼓励
对孩子的正确行为进行总结。
比如孩子一个人坚持了2个小时完成了乐高的拼搭,你可以对他说:
“妈妈看到你自己一个人在这不受干扰的拼乐高,这就是专注力。”
“你能等妈妈30分钟,这就是耐心。”
鼓励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,只要鼓励有道,你就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和更好的孩子。